根據《網絡安全法》規定,賬號需要綁定手機號才可以使
用評論、發帖、打賞。
請及時綁定,以保證產品功能順暢使用。
愚見:一段時間內三輪躺車的市場前景不應過于樂觀-國情所限
在下對自行車尤其是躺車甚至三輪躺車的技術、生產、工藝等等,純粹是門外漢。輪胎裝反、15元錢補胎等等笑話就是明證。
門外漢也有說話的權利。
在下認為,躺車尤其是三輪躺車的前景,不應過于樂觀。
所謂過于樂觀,指上產量、上規模,相對立式兩輪自行車而言。
在下經常公款出差,本月武漢成都重慶三地停留時間較長。
每到一個地方,在下都習慣性的問問是否有當地躺車網友。
時至今日,只在成都見過梧桐等。
可以說,某種意義上講,躺車被認知的程度還很低。
當然,要有個過程。
除了認知程度以外,具體的國情省情市情也是一個限制。
以武漢為例:這個城市的面積不小,道路還算平坦,騎車的人也不少。
不過道路比較擁擠,交通治理比較差。
大多數非機動車車道都很窄,與機動車道之間沒有護欄或隔離。
經常是電動車呼嘯而過,機動車不知為何往自行車道上?。
一句話,很危險。即使在節假日,車輛也多路況不好。我想,這是三輪躺車上路受限的一個因素。國內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,相信這類問題短期內很難解決。
這個城市的住宅、小區等,就我看到的而言,與北京相比還是差一些。
物業管理水平也很一般,基本上沒有什么像樣的自行車庫,大多是亂停亂放。我想,這應是三輪躺車存放受限的一個因素。
還有就是傳統的一些觀念。雖然開放了,但是傳統的思維還是有市場的。
我曾經和幾個人聊起過躺車,他們聽著都很感興趣,不過都有一個差不多一致的看法:這車不適合女性騎。當然不止我武漢的朋友有這種看法。
再說重慶。重慶我沒看到過自行車。摩托車很多?赡苁怯捎谏匠堑牡孛蔡卣鞯脑。我記得貴陽那個城市也似乎沒有人騎車。我親眼所見:貴陽的同事們去花溪玩,見到有自行車出租,特別高興,爭著搶著騎---很令我感到驚訝。
成都,氣候很好,地勢也不錯。周邊有很多可以游玩的地方,據梧桐講,這座城市最適合騎車游玩,本地人也很悠閑。我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結伴出游的自行車旅行者。不過問題也與武漢相似,或者說更嚴重---人太多了,自行車道上都是人。那天我們幾個騎車玩,我中間停了很多次,推著車歸去的。
再說說北京。我倒認為北京,是我去過的所有城市當中,交通管理最規范的城市。至少,人車分離,機動車非機動車分離。堵車嚴重,但是至少自行車的路況相對其他城市要安全。
我還去過沈陽深圳等城市。更不用說了,幾乎沒有自行車的專用道。
省會級以上的城市,是財富的重點流向城市,交通路況相對也是好的。躺車不便宜,如果在交通路況相對好的城市都很那推廣的話,那么,在三級城市以下的市縣農村等,就可想而知了。
中國的城市化程度越來越高,人口增長,人均可利用的土地越來越少。交通治理不是短期內奏效的,路況差是相當一段時間內的現實問題;城市人均可利用的社區面積越來越小,物業管理水平再高也受此限制;人的傳統觀念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。
比較能夠接受并愿意購置三輪躺車的人,我想應該具有以下幾個特征
1、自己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存放。門口至少要寬一點吧?
2、有心情愿意騎躺車玩,觀念還不能太舊。
3、家附近有一定路況條件---這個限制太大了。
4、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。
還有一類人適合適合購置躺車:偏好研究自行車的人。
當然,我們可以考慮躺車的外銷。
其實在國外,躺車也是銷量很小的車型。從深圳等城市的自行車外單交易額,以及我在國外看到的情況可以猜測到。
什么原因我不清楚。
再有,價格也是門檻之一,雖然不是重要的門檻。
本文摘自自行車旅行網論壇,更多詳細內容請瀏覽:www.mpdjy.com/bbs/viewthread.php歡迎轉載 轉載請注明自行車旅行網以及文章作者。
上一篇:戶外用品(窮人版)